中国商务部紧急预警,提醒出口企业警惕东南亚国家政策收紧,避免因原产地造假面临罚款或贸易限制,凸显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全球供应链监管升级。
新加坡发出罕见警告
近日,新加坡政府快速而且罕见地向外界发出一个强烈信号:禁止利用新加坡规避出口管制!一份来自新加坡海关、新加坡贸易与工业部联合发布的官方通告称:“新加坡政府不容忍企业故意利用与新加坡的关联来规避或违反其他国家的出口管制,这适用于我们所有的贸易伙伴。”
通告中还指出,从事非法行为可能会导致法律、运营和声誉方面的后果。新加坡海关和贸易与工业部将根据新加坡法律,对在新加坡从事欺诈或不诚实行为以逃避出口管制的公司或个人采取适当行动。
新加坡海关和贸易与工业部表示,为了降低意外违规的风险,建议企业:
实施强有力的内部合规计划,其中包括了解客户(KYC)实践和最终用户筛选,以确保与遵守相关出口管制法规的合法客户或最终用户进行业务交易,以及考虑到潜在危险信号(如异常运输路线等)的订单筛选程序;
在涉及受控技术的国际商业活动中,必要时聘请适当的法律专家。
越南、泰国严查原产地证造假
4月16日,中国商务部发布了一则来自中国驻越南大使馆的紧急预警通知。
通知中称:为防止原产地造假行为,越南工贸部近日颁布了第2515/BCT-XNK号文件,要求加强对原材料供应商的管控,防止原产地造假行为发生!
同时还建议企业注意保障用于生产的原材料来源的可追溯性,符合进口国关于食品卫生安全和溯源的相关要求,防止原产地造假行为发生。越南工贸部还要求出口企业主动制定应对当前国际贸易形势的计划,通过寻找来自仍具发展空间和潜力的进口市场的客户与合作伙伴,以拓展业务并推动发展。
另外,更早之前,中国商务部还曾就“泰国打击原产地证书造假”一事发出紧急通知。
当时泰国外贸厅厅长披塔表示,近期发现有42种产品存在冒领泰国原产地证书、规避美欧高关税的情况,特别是铝膜和电动自行车。为此,外贸厅已经加严审核流程,生产商必须通过审核后才能申请原产地证书,以避免泰国产品受到牵连而遭受美欧的贸易救济措施。
42类产品主要包括:蜂蜜、钢管、无缝钢管、水槽、铝膜、硬盘、钢制接头、木柜、电动马达和发电机、自行车、玻璃纤维、电动自行车变速器、锯齿刀片、冰箱等。
美国海关正准备严查关税欺诈
特朗普政府升级对华关税战之际,美国海关正筹备大规模执法行动,而海关系统内的欺诈风险也随之浮现。随着关税的急剧攀升,尤其是针对中国商品的关税政策,为海关欺诈活动提供了滋生土壤。面对高昂关税,美国部分进口商开始采取各种规避手段,其中不乏非法操作。虚报货物类别、低报货物价值以及虚假申报原产国等行为,成为部分进口商绕过海关监管、逃避关税缴纳的惯用伎俩。
早在2000年代初,就曾发生一起大规模纺织品欺诈案。一些进口商通过虚报中国纺织品原产国的方式逃避关税,导致美国国库损失超过一亿美元。近年来,海关欺诈手段不断翻新。2018年,一家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的电子产品公司因低报从中国进口货物的价值而被查处。随着关税政策的持续收紧,此类欺诈行为的威胁正重新上升,促使CBP官员加强执法准备。
更值得关注的是,法律专家指出,海关欺诈案件正越来越多地通过虚假索赔法进行追诉。该法允许私人方代表政府提起诉讼,使得了解内情的举报人成为打击欺诈行为的重要力量。在某些情况下,举报人可获得追回资金的10%作为奖励,这进一步激发了员工和竞争对手揭露欺诈行为的积极性。该法已促成多起大型和解案件,例如2016年一家公司因提交虚假进口货物索赔而被迫支付1100万美元。
Flexport创始人Ryan Petersen近日也在社交媒体上透露,CBP为举报海关欺诈的举报人提供追回资金的10%作为奖励。这一政策无疑将增强社会各界参与打击海关欺诈的意愿,但同时也对海关系统的监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来源:商务部、海运网、壹航运等
BTD Whatsapp
国贸通公众号
在线咨询
Skype:GlobalTrade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