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HS:870380)已经成为目前不可阻挡的潮流,随着科技发展和环保意识的增强,新能源汽车正以其独特的优势和巨大的潜力,驱动着未来出行的变革。
从技术跟踪到全球引领,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用技术实力书写了一场属于自己的工业传奇。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年销量预计突破1200万辆,占全球总销量约50%,年复合增长率(CAGR)保持在20%以上,渗透率有望超过 50%。
根据海关数据显示,2025年1-3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额约为65.3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5.3亿美元,同比减少19.02%;新能源汽车进口额约为9667万美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79亿美元,同比减少74.31%。
从出口平均价格来看,2025年1-3月新能源汽车出口平均价格为16149 USD/辆,同比下降22.18%。2025年第一季度新能源汽车出口平均价格下降,主要是由于2025年第一季度车企为快速渗透欧洲、东南亚市场主动采取低价策略;动力电池成本持续下降,车企海外工厂产能逐渐释放,进一步压缩物流和关税成本,以及政策调整等因素共同叠加使得新能源汽车出口价格下降。从进口价格来看,2025年1-3月新能源汽车进口平均价格为71877 USD/辆,同比增长40.59%。
从出口数量来看,2025年1-3月新能源汽车的出口量达到40.4万辆,同比增长4.05%。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新能源车企通过高性价比快速抢占市场份额,东南亚市场依托 RCEP协议和燃油车禁售政策,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重要增长极;同时,头部企业通过 “低端走量、高端树品牌” 双轨策略抢占市场,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下推动了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出口量增长。
从贸易地区分析来看,亚洲、欧洲是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出口地,占出口总量的83.99%。在2025年1-3月对出口的主要地区中,出口亚洲28.72亿美元,同比增长21.46%;出口非洲6758万美元,同比增长150.91%。出口额下降的洲有:出口欧洲26.09亿美元,同比下降36.44%;出口拉美5.12亿美元,同比下降25.42%;出口北美4998万美元,同比下降86.14%;出口大洋洲3.85亿美元,同比下降23.43%。
按出口国家和地区统计,2025年1-3月我国新能源汽车最大出口国家和地区为比利时,出口金额为9.95亿美元,其次是英国和泰国,出口金额分别为6.05亿美元、4.92亿美元。
其中,2025年1-3月对印度尼西亚出口额同比增长419.74%,这其中原因有2025年印度尼西亚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如对混合动力汽车提供3%的奢侈品销售税优惠、并对纯电动汽车实施零进口关税、15%增值税减免政策;除此之外,中国车企通过印尼本地化生产与供应链重构,降低成本,增强了产业链控制力,为扩大在印尼市场提供了支撑。
从主要出口省市来看,出口额前五的省市依次为上海、江苏、广东、浙江、陕西,出口额合计占比达到76.13%,紧随其后的河北、安徽、重庆、湖北、江西,出口额分别为2.73亿美元、2.37亿美元、1.58亿美元、1.47亿美元、1.19亿美元。
2025一季度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榜单
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市场需求的日益增长,中国制造的新能源汽车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和认可度正稳步提升。2025年1-3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TOP10的企业依次为:比亚迪、特斯拉中国、奇瑞汽车、吉利汽车、上汽乘用车、上汽通用五菱、长安汽车、沃尔沃亚太、东风汽车、长城汽车。
数据来源:乘联会
比亚迪不仅以绝对优势领跑新能源乘用车出口,且增速较高。特斯拉中国一般在每个季度的第一个月出口量较高,每季的第2、3个月则主要供应中国市场,出口量较低。今年2月、3月,奇瑞、吉利、上汽乘用车、上汽通用五菱新能源乘用车出口量均超过特斯拉中国。
比亚迪:比亚迪泰国罗勇府工厂在 2024 年 7 月投产后,2025 年 第一季度 产能利用率达 85%;巴西工厂一期于 2025 年 2 月正式投产;匈牙利工厂建设进度提前,原计划 2025 年底投产的项目已启动设备安装,并在5月15日官宣欧洲总部落户匈牙利。凭借技术攻坚与本土化布局的双轮驱动战略,比亚迪在新能源领域大放异彩,上演“中国汽车旋风”。
奇瑞汽车:奇瑞与西班牙 EV MOTORS 合资成立的 EBRO 品牌在巴塞罗那工厂实现规模化生产;泰国罗勇府工厂一期于 2025 年 Q1 正式投产;首条 6000 车位级远洋运输船 “奇瑞号” 于2025年 1月21日首航欧洲,单台运输成本较第三方物流降低20%。通过通过本地化生产、技术输出等方式,奇瑞已经在多个国家建立起了成熟的销售网络和生产基地,深受当地消费者的喜爱。
吉利汽车:2025 年1月15日,吉利在埃及吉萨省的 BAMC 工厂正式投产;2025第一季度,印尼普哇加达工厂完成国际 EX5 车型试生产;与此同时,吉利与越南 Tasco 合资的 1.68 亿美元汽车装配厂启动建设。通过不断整合资源,吉利受到了不少海外消费者的关注。
上汽乘用车:2025 年 1 月 21 日,上汽集团旗下安吉物流建造的 9500 车位级远洋运输船 “安吉安盛” 轮完成首航欧洲,单台运输成本较第三方物流降低 20%;2025年第一季度,上汽在泰国建立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区,整合上下游资源形成完整产业链;在欧洲,上汽已启动建厂选址工作。通过“全球+本土”的生态体系,上汽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上汽通用五菱:2025年第一季度,上汽通用五菱印尼 Cikarang 工厂成功下线首台神炼电池,成为首家在印尼实现动力电池本地化生产的中国品牌;与乌兹别克斯坦 Mansour Group 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目标覆盖中亚五国市场。上汽通用五菱以 “技术穿透 + 本地化生态构建” 为核心策略,在海外市场实现结构性突破。
长安汽车:2025年第一季度,长安汽车在欧洲首秀并举办发布会;同时,与挪威、印尼等本地签署战略协议,扎根当地市场;长安汽车首个海外新能源整车工厂 —— 泰国罗勇工厂于 2025 年 5 月 16 日正式投产。通过不断加大海外市场投入、推出符合当地需求的车型,长安汽车逐渐在海外市场站稳脚跟。
东风汽车:2025第一季度,东风汽车旗下高端智慧新能源品牌岚图在阿联酋阿布扎比举行品牌发布会;与沙特、法国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扩张渠道网络。依靠自身的技术研发和生产能力,东风汽车不断优化海外市场布局,实现结构性突破。
长城汽车:2025年第一季度,长城汽车泰国罗勇工厂完成产能优化升级;2025 年 3 月,长城汽车与沙特 Universal Motors Agencies(UMA)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计划在沙特建设品牌体验中心与超充网络,完成高端市场渗透;同时,借助 Hi4 混动与智能驾驶技术构建全球竞争力。以“技术+生态输出”,长城汽车逐步提升品牌海外影响力。
随着全球汽车产业向新能源转型的加速推进,中国新能源车凭借其卓越的性能、高性价比和不断创新的技术优势,将在国际市场上占据更大的份额。尤其是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下,中国新能源车出口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更加便利的贸易环境。
但与此同时,中国新能源汽车同样面临高额关税、贸易壁垒、品牌建设与售后服务短板等问题。对于新能源汽车企业来说,除了关注最新新能源汽车外贸大数据变化,还需通过技术创新、本地化生产和多元化市场布局等策略,积极应对各种挑战,才能在全球新能源市场中取得更大的成功。
BTD Whatsapp
国贸通公众号
在线咨询
Skype:GlobalTrade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