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监护仪2025年前三季度出口数据分析

更新时间:2025-10-24

小到社区诊所基础监测,大到医院ICU 的多参数预警,病员监护仪这个看似普通的医疗设备,正逐渐在全球医疗市场中崭露头角,成为备受瞩目的“硬通货”。


全球病员监护仪市场在2025至2030年间将呈现稳健增长态势,预计复合年增长率(CAGR)将维持在5.8%以上,市场规模有望从2025年的约68亿美元攀升至2030年的95亿美元。中国已从监护仪领域的 “跟跑者” 转变为 “并跑者”,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据重要地位。



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监护仪出口情况



根据海关数据显示,2025年1-9月,中国监护仪(HS:90181930,病员监护仪[整机])出口额约为4.19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832万美元,同比增长4.57%。



10.23.01.png



按出口国家和地区统计,2025年1-6月我国监护仪最大出口国家和地区为美国,出口金额为1.01亿美元,其次是印度和德国,出口金额分别为3734万美元、2645万美元。



10.23.02.png



其中,2025年1-9月对印度出口同比增长22.58%,这其中原因有,近年来,印度从中国进口的医疗器械规模呈爆发式增长,年复合增长率达21%;中国监护仪产品相比国际品牌价格低 30%-50%,这对于预算有限的印度医疗机构吸引力巨大;尽管印度提出 “印度制造” 战略,但高端医疗设备仍高度依赖进口,以监护仪为例,其核心部件技术壁垒较高,本土企业短期内难以实现完全替代。在印度的医疗需求增长、中国产品的性价比和技术服务优势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下,推动了中国监护仪对印度出口的大幅增长。


具体分国别来看,2025年1-9月,我国监护仪共出口189个国家和地区,与2024年同期相比增加1个国家和地区六成市场出口额同比正增长,前20大出口市场中,出口额同比增幅10%以上的市场11个,出口额同比增幅30%以上的市场6个


从贸易地区分析来看,亚洲、欧洲、北美是我国监护仪的主要出口地,占出口总量的82.12%。在2025年1-9月对出口的主要地区中,出口亚洲1.41亿美元,同比增长13.24%;出口欧洲1.02亿美元,同比增长3.88%;出口非洲2684万美元,同比增长28.73%;出口额下降的洲有:出口北美1.02亿美元,同比下降3.8%;出口拉美4362万美元,同比下降5.32%;出口大洋洲459万美元,同比下降24.28%。



10.23.03.png



从主要出口省市来看,2025年1-9月出口额前五的省市依次为广东、上海、江苏、北京、福建,出口额合计占比达到95.68%,紧随其后的河北、天津、浙江、湖北、辽宁,出口额分别为512万美元、396万美元、290万美元、115万美元、109万美元。



10.23.04.png




监护仪全球市场分布及特点



产业链情况


上游:原材料

监护仪行业上游主要包括原材料供应商和零部件制造商。原材料供应商提供生产病员监护仪所需的各种基础材料,如金属、塑料、电子元件等,关键零部件,如传感器、显示屏、电路板等。


代表企业有:美国 Honeywell、德国 Bosch、中国歌尔微电子、日本村田制作所、中国敏芯微、意法半导体、华为海思、京东方、夏普、宁德时代、松下等。


中游:制造与系统集成

中游环节是监护仪的制造商和集成商。制造商负责将上游提供的原材料和零部件进行组装和加工,生产出符合要求的监护仪,集成商则可能进一步对监护仪进行系统集成和优化,以满足不同医疗机构和患者的需求。


代表企业:飞利浦、GE 医疗、迈瑞医疗、德国 Dräger、西门子医疗、优理医疗等。


下游:销售渠道与应用

监护仪的下游环节则包括销售商、医疗机构和最终用户。


全球主要消费市场情况


亚太:市场增长最快市场

亚太地区拥有庞大的人口与需求,是目前增长最快的市场,其中中国是监护仪全球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印度市场活跃度很高,日本人口老龄化是推动监护仪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北美:全球最大市场

北美是目前监护仪全球最大市场,也是监护仪技术高地与高端化的标杆。其中,美国贡献85%以上市场份额,加拿大和墨西哥增速略低于美国但潜力显著。


欧洲:重要区域性市场

欧洲是全球监护仪重要区域性市场,以法规严苛与绿色医疗先锋为主,德国、法国、意大利三国贡献超 60% 份额,未来随着人口老龄化驱动,将推高监护仪需求。


非洲:新兴增长市场

随着非洲市场逐渐补齐基建短板与政策红利的释放,其年增长率将达到27%,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南非为核心增长极,中国出口额占比超60%。



监护仪企业市场开发建议



根据2025年上半年监护仪出口情况来看,美国、印度等亚洲、北美是中国监护仪的主要出口目的地,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及“一带一路”市场的政策红利的释放,非洲、东南亚、中东、东欧等地区的需求将不断增加。


监护仪企业可重点关注印度、土耳其、德国、日本、俄罗斯、埃塞俄比亚、沙特阿拉伯、瑞士、乌兹别克斯坦等市场。以印度市场为例,通过国贸通大数据人工智能DaaS系统,可以非常直观看到近期印度从中国进口监护仪的贸易交易。


10.23.05.png

印度监护仪采购商

根据交易频次、交易金额找到潜在采购商,对该采购商的详细信息,如产品信息、港口信息、量价情况、运输方式,数量、金额、重量等,直接分析其采购习惯。

10.23.06.png

印度采购商信息


并对该企业进行追踪分析,对其贸易趋势、背后供应商、同行、进口商RFM等进行分析,全方位了解客户信息。


10.23.07.png

进口商RFM分析


精准筛选出高潜力客户,找到其联系方式非常重要!通过国贸通大数据外贸搜功能,可一键挖掘采购商的联系方式,如职位、邮箱、电话、LinkedIn、WhatsApp等。


10.23.08.png


监护仪出口注意事项


准入认证与法规合规

美国:病员监护仪在美国属于II类医疗器械,由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管理,需通过510 (k) 预市通知,需符合 21 CFR Part 820 质量管理体系,获得工厂注册和医疗器械列名后方可在美国上市。必须包含 FDA 注册号、电源参数(120V/60Hz)、禁忌症等,且需通过Bazaarvoice等平台收集用户反馈以更新文档。


欧盟:在欧盟销售的病员监护仪必须加贴CE标志。需提交临床评估报告(CER),并通过公告机构审核。2025 年新规要求对软件版本进行全生命周期追溯。设备标签和包装需标注欧盟 UDI 码,并上传至 Eudamed 数据库。


日本:病员监护仪在日本属于风险 II 或风险 III 类医疗器械。出口到日本的病员监护仪,必须满足日本“独立行政法人 医药品医疗器械综合机构” Pharmaceutical and Medical Device Act (PMD Act)的要求,PMDA 要求国外的制造商必须注册制造商信息。


印度:在印度,医疗器械的注册程序也越来越复杂。印度药品管理局(CDSCO)负责医疗器械的注册,特别是高风险类别的医疗器械。企业需提交有关产品的详细资料,包括生产工艺、验证测试、临床试验及风险评估等。印度对进口医疗器械的监管力度加大,合规性检查和审评程序日益严格,就算是最常见的设备,企业也需要提供完善的注册材料。


东盟:泰国、马来西亚等接受东盟统一技术文件(CSDT),但越南仍要求本地代理和越南语翻译,审批周期长达 6-12 个月。


税率优惠与政策

厄瓜多尔:根据中厄自贸协定,监护仪关税从 5% 逐年递减,2028 年实现零关税。


巴西:南方共同市场(Mercosur)对非成员国监护仪征收 14% 关税,但通过巴西国家卫生监督局(ANVISA)认证的产品可申请工业产品税(IPI)减免,最高减免 50%。


尼日利亚:关税 5%-20%,但通过 ECOWAS 原产地证书(Form M)可享受关税减免 30%-50%,需提交产品成本明细单。


南非:对华监护仪关税降至 0-5%。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以及慢性疾病发病率的持续上升,监护仪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国产监护设备在技术日趋成熟,国际市场受认可度显著提升下,未来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国产病员监护仪市场在全球市场竞争中同样面临着多重挑战,对于中国病员监护仪厂商来说,除了要关注最新病员监护仪国际贸易数据变化,还需聚焦核心技术突破、供应链自主可控与全球化布局,同时把握 AI 融合、绿色制造与新兴市场机遇。




国贸通大数据


国贸通大数据是一家外贸大数据商务智能DaaS系统和外贸数字化精准营销SaaS平台提供商,覆盖全球230+国家及地区的海关交易数据及统计数据,为企业提供市场分析、买家挖掘、竞争监测、商机洞察等一站式解决方案,帮助企业精准开拓全球市场,降低出海成本,提升贸易成功率。


图片


国贸通的数据源自海关一手数据源,确保数据质量和更新速度,马来西亚等国家数据更新行业领先。公司拥有专业的技术专家团队,在数据处理方面严格把控:有用的数据一条不漏,无用的数据一条不多。从1.0版本到7.0版本,国贸通大数据持续突破技术瓶颈,实现秒级检索,以最新技术引领行业,助力外贸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占据有利地位。

数据赋能,从现在开始!

申请在线演示